返回

林朝阳陶玉书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62章 干就完了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健康,看起来精神矍铄。

    他询问了北村美裕去世的具体细节,没想到是骨癌走的,从知悉病情到去世前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。

    感叹一番,林朝阳应北村美裕请求,写了一篇悼念文章,这篇文章将会在下个月发表在河出书房的出版《文艺》杂志上。

    到了5月中旬,林朝阳受谢靳的邀请前往横店。

    谢靳筹备了一年多的新片《拉贝日记》将在5月15日正式开机,这是继《赤壁大战》《鸦片战争》后他又一次执导历史大片,而且影片中还有大量的战争戏。

    在《鸦片战争》上映之后,外界一度有媒体传言谢靳即将息影,逼得谢靳不得不站出来辟谣,声明他绝对不会息影。

    外界的传闻其实从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大众对谢靳的想法,一位年过七十的老导演,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已经非常脆弱,不应该再过度的操心和劳累了。

    《拉贝日记》这种题材的电影,即便是让年富力强的中年导演来执导,恐怕也要脱层皮,更何况是对他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来说。

    林朝阳是开机前一天晚上到的横店,见到谢靳,他明显能感觉到谢靳的气色不佳,脸上就好像蒙了一层灰色一样。

    “你这脸色也太差了。”

    “没事,操劳惯了。什么时候拍新片不是这个灰头土脸的样子?”

    谢靳最近这段时间身体确实不太好,但他却不甚在意,到了他这个岁数,对很多事情已经看开了。

    他就想一直这么拍下去,直到哪一天倒在片场上。

    谢靳拉着林朝阳聊了些新片的事,他甚至连《拉贝日记》之后的作品都已经在筹划了,这部片子讲的是沪上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一生的传奇经历。

    董竹君本是一个贫寒的洋车夫女儿,不幸沦为青楼女子。

    辛亥革命后她与GMD人结合,东渡日本,后来成为四川督军夫人,又因为追求进步离家出走,在沪上艰苦创办了锦江川菜馆。

    掩护过许多GM同志,成为了我D的挚友……她的一生可谓历尽艰辛,波澜壮阔。

    谢靳老早就有把董竹君的经历搬上银幕的打算,前年老人家去世前两人还曾见面说起这件事。

    林朝阳知道自己也劝不住谢靳,只能劝他悠着点。

    次日《拉贝日记》的开机现场,全国各地来了上百家媒体,场面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《拉贝日记》的开机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,一方面是因为有《赤壁大战》和《鸦片战争》的成功在前,不管是文艺界还是媒体都对谢靳的这次尝试充满了信心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南京大屠杀一直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道抹不掉的伤疤,如今终于有谢靳这个重量级的导演敢于将这段历史呈现在大银幕上。

    除了国内的记者,发布会上还有不少外国记者出席。

    两年前《拉贝日记》在纽约重见天日,一度在国际上引发不小的反响,现在谢靳要将约翰·拉贝的故事搬上银幕,自然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。

    林朝阳看了一圈,没发现日本记者,这几年日本右翼势力大抬头,这倒也正常。

    “早年我也筹划过拍《南京大屠杀》和《审判东条英机的中国大法官》等几部反映二战和南京血案的电影,但因种种原因,未能如愿。

    现在,这部《拉贝日记》就要了却我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发布会上,谢靳的发言十分诚恳,让在场记者动容不已。

    当记者问到再次执导投资上亿的大片的感受时,谢靳将林朝阳拉到了镜头前。

    “说起这件事,不得不感谢朝阳。我这人没别的能耐,就爱拍电影,也只会拍电影。

    这些年国内电影界的环境大家也都看到了,很多制片厂和同行都很艰难。

    可我却还能由着性子来,从《赤壁大战》到《鸦片战争》,再到《拉贝日记》,这一切都离不开朝阳对我毫无保留的支持。

    我们从《牧马人》相识,到现在小二十年,一开始朝阳是给我当编剧,后来我拍《芙蓉镇》,他给我当顾问,现在他成了我的投资人。

    我们是好友、是知己,也是事业上的伙伴……”

    当着记者们的面,谢靳越说越激动,在他口中,他和林朝阳简直好比是伯牙子期。

    林朝阳被老谢同志卖的这一把情怀激得浑身起鸡皮疙瘩,现场的记者们却很感动。

    谢靳的发言动情中带着些许夸张,但并不妨碍记者们对他这番话的认可。

    说起来谢晋成名很早,六十年代就凭借着《红色娘子军》《舞台姐妹》《春苗》等一系列电影成为国内的一流导演了。

    改革开放以后他厚积薄发,又拍摄了《牧马人》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《天云山传奇》《芙蓉镇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、广受欢迎的电影,在影坛的地位也由此走向德高望重。

    但之后第五代导演迅速崛起,那几年章艺谋、陈凯戈的名字响彻电影界,很大程度上掩去了谢靳他们这些老一代导演的光芒。

第662章 干就完了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